全球第七名艾滋病治愈患者被確認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 第25屆世界艾滋病大會日前在德國慕尼黑舉行,德國沙裏泰大學醫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大會上報告說,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德國男子在接受幹細胞移植後,在不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前提下,已有近6年體內未測出病毒,被確認為治愈。這是迄今全球報告的第七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據外媒報道,這名60歲患者被稱為“下一位柏林病人”,2009年確診感染艾滋病病毒,2015年又確診患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並接受幹細胞移植。患者於2018年9月停止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此後多項檢測均未測出艾滋病病毒。
此前全世界已報告過六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分別被稱為“柏林病人”“倫敦病人”“杜塞爾多夫病人”“紐約病人”“希望之城病人”和“日內瓦病人”,都是通過幹細胞移植達到類似治療效果。但“下一位柏林病人”與之前的治愈病例有所不同,他的幹細胞捐贈者CCR5基因兩個副本中,隻有一個發生突變。
CCR5蛋白是大多數艾滋病病毒株入侵免疫細胞的受體,因此編碼該蛋白的CCR5基因被認為是治愈艾滋病最有希望的靶點。此前報告的治愈患者中,隻有“日內瓦病人”的幹細胞捐贈者CCR5基因兩個副本均不含突變,其餘5名患者的幹細胞捐贈者CCR5基因兩個副本都攜帶突變,意味著該基因無法表達幫助艾滋病病毒入侵機體的CCR5蛋白。
據估計,有歐洲血統的人中僅約1%攜帶CCR5基因兩個副本的突變,約10%攜帶一個副本突變。“下一位柏林病人”的醫療團隊僅能為他找到攜帶一個CCR5基因副本突變的幹細胞供體,也就是說供體基因仍可表達低水平CCR5蛋白,對艾滋病病毒的防禦力較低。但研究人員介紹,這位患者自身也攜帶一個CCR5基因副本突變,兩因素疊加可能為艾滋病病毒入侵細胞“製造了額外屏障”。
研究人員表示,幹細胞移植風險較高且僅適用於急需的白血病患者,因此該治愈病例並沒有直接臨床意義,但相關案例為探索利用基因編輯等技術修改幹細胞等潛在治療途徑提供了經驗。